您的位置::东江农业网 >> 白面杜鹃

产业观察消费持续增长花生供不足需日趋明显0粗毛黄精

时间:2022年09月08日

产业观察:消费持续增长花生供不足需日趋明显

自去年以来,国家相继对大豆、油菜籽两个油料品种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在失去政策保护后,大豆和油菜籽价格迅速下跌触底,农户种植效益大幅下滑,种植意愿降低。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大豆和油菜种植面积的缩减,国内食用植物油自给将更加捉襟见肘,进而威胁到我国的食用油安全。

花生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是我国提高食用油自给率最具优势的品种。但由于受产业政策、种植面积、机械化程度低等因素限制,总产量提升空间收窄。随着近年来食用花生比例的逐年升高,油用花生的数量呈大幅缩减趋势。

花生总量供不足需

2014年我国花生播种面积为450万公顷,同比减少2.9%;花生平均单产为3.667吨/公顷,同比增长0.1%;花生总产量为1650万吨,同比下降2.8%。目前,我国花生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的省份达14个,单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花生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油料作物第二位,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自90年代以来,随着新品种的改良和推广,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近年来,全国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总产量16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居世界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花生大国’。

花生是我国为数不多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出口农产品,年出口量在70万吨左右,占世界花生总出口量的40%以上。但随着劳动力成本差距的缩小,价格优势降低,我国花生出口数量逐年递减,已由10年前的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据了解,我国花生利用的主要途径是榨油和食用。90年代我国年均用于榨油的花生占花生利用总量的58%,较80年代下降了6个百分点。

而用于食品加工和直接食用的花生所占比例为42%,提高了6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花生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以花生为原料的花生食品不断涌现,用于食品加工和食用的花生比例逐年攀升,榨油用花生所占比例下降到了花生利用总量的一半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选择不再单纯地比较价格,而是更加注重食用油的口感、营养、健康和方便。花生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80%,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而且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一些大中城市,特别是华北、东南沿海地区逐步形成了以食用花生油为主的固定人群。在供应量减少和消费量增加的双重压力下,花生油缺口会进一步增大。

当前,我国花生油年生产量基本在230万吨左右,仅占国产食用植物油生产量的20%左右。而国内植物油年消费总量为2900万吨,花生油占比不足1/10。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的数据,今年9月份,我国进口花生油金额为1971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今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花生油数量为107983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6.8%;进口金额为8918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1%。

业内人士认为,花生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无论单产还是总产,我国都是世界上最高的。但和花生市场开发较好的美国、阿根廷等国家相比,我国在花生科研、种植、加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随着我国花生消费的持续增长,花生市场供不足需的局面会日趋明显。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高级顾问李宁之前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花生食品消费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花生油的消费可望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花生整体消费呈增长趋势。

花生种植遭遇瓶颈

长期以来,花生在我国一直被视为特色、小宗的特产作物,相较于小麦、水稻等口粮作物和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花生在种植上得到的政策补贴尚显不足。

2008年4月,财政部在《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中,对花生仅规定了额度极低的补贴,基本上把花生排除在政府支持的补贴之外。同年9月,农业部发布《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未来8年重点培育16个优势农产品品种,并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花生无缘优势品种之列。

杨进中认为:花生产量高、含油率高,对我国的食用油供给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国家对花生种植的补贴政策太少,支持力度较弱,我知道的只有良种繁育补贴,一亩地几十块钱,这相当于市场风险完全由农民自己承担,制约了花生种植面积的增加。河南省延津县花生种植户秦光江表示:目前的补贴政策一是良种补贴,按全县种植面积的0.5%发放,一亩地10元钱;二是油料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县,给予每亩50元的补贴。花生的种植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灌溉等,每亩要600~700元。如果风调雨顺、管理得当,种植花生的效益还是可观的。但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农户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希望政府在花生种植上多一些政策支持。除了政策的原因外,我国花生种植的小农模式,严重影响着花生品种的优化布局,使得规模化、区域化生产难以实现,高油花生品种不能充分利用,束缚着花生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汤丰收认为,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花生种植业还面临着很多不足:首先,花生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低,当前我国花生从种植到收获,基本以人工为主,尽管部分地区实现了机械化,但其作业质量还不能达到应有的农艺标准,花生机械收获质量差,生产机械落后,限制了劳动生产率和花生质量的提高。加之花生收获时含水分较大,缺乏烘干机械,容易导致花生出芽和霉变。其次,我国花生蛋白利用较低,花生中蛋白含量在20%左右,由于加工工艺的落后,使花生蛋白不能被充分的利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花生产业的收益。

杨进中表示:除了政策跟不上、人工成本高、加工业落后的原因外,我国在花生品种改良方面的科研力度还有所欠缺,用种量大、投入成本高、种子繁育系数低、种子经营利润远远低于其他农作物,导致花生品种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度大等问题也值得关注。此外,在广东、广西等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由于花生收获时水分较大,加上储藏、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管理技术问题,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素,导致花生食品和花生油品质下降,也降低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汤丰收补充说。

我国是花生大国,并非花生强国,花生种植环节薄弱。李宁称,由于土地资源匮乏、农户分散种植、单产再提高乏力等因素,从中长期看,中国花生的种植面积呈下滑趋势,中国花生的供给趋紧,成本还将长期保持增长的趋势。

输送网带生产厂家

不锈钢输送网带厂家

链条网带厂家

扬州挡板型链板网带生产厂家

扬州直心力骨式网带厂

友情链接